CPU就是芯片,是作為計算機系統(tǒng)的運算和控制核心,是信息處理、程序運行的最終執(zhí)行單元。
CPU一般由邏輯運算單元、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組成。在邏輯運算和控制單元中包括一些寄存器,這些寄存器用于CPU在處理數(shù)據(jù)過程中數(shù)據(jù)的暫時保存。一般在市面上購買CPU時所看到的參數(shù)一般是以(主頻\前端總線\二級緩存)為格式的。例如IntelP6670的就是(2.16GHz\800MHz\2MB)。
CPU的性能指標包括主頻、倍頻、外頻、總線頻率、二級緩存、工作電壓、接口和制造工藝等。
擴展資料
不同的CPU(不同系列或同一系列)都會有不同的核心類型(例如Pentium4的Northwood,Willamette以及K6-2的CXT和K6-2+的ST-50等等),甚至同一種核心都會有不同版本的類型(例如Northwood核心就分為B0和C1等版本),核心版本的變更是為了修正上一版存在的一些錯誤,并提升一定的性能,而這些變化普通消費者是很少去注意的。
每一種核心類型都有其相應的制造工藝(例如0.25um、0.18um、0.13um以及0.09um等)、核心面積(這是決定CPU成本的關鍵因素,成本與核心面積基本上成正比)、核心電壓、電流大小、晶體管數(shù)量、各級緩存的大小、主頻范圍、流水線架構和支持的指令集(這兩點是決定CPU實際性能和工作效率的關鍵因素)、前端總線頻率(FSB)等等。
因此,核心類型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CPU的工作性能。
一般說來,新的核心類型往往比老的核心類型具有更好的性能(例如同頻的Northwood核心Pentium41.8AGHz就要比Willamette核心的Pentium41.8GHz性能要高)。
但這也不是絕對的,這種情況一般發(fā)生在新核心類型剛推出時,由于技術不完善或新的架構和制造工藝不成熟等原因,可能會導致新的核心類型的性能反而還不如老的核心類型的性能。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CPU
cpu是芯片。
CPU是計算機的大腦,包含處理輸入、存儲數(shù)據(jù)和輸出結果所需的所有電路。CPU不斷地遵循計算機程序的指令,這些指令告訴它要處理哪些數(shù)據(jù)以及如何處理它。沒有CPU我們就無法在計算機上運行程序。
例如,一個簡單的計算器程序可能會指示CPU取兩個數(shù)字2和2,將它們相加,然后發(fā)回結果。CPU可以輕松處理這些指令,這要歸功于一個知道如何解釋程序指令的控制單元和一個知道如何添加數(shù)字的算術邏輯單元(ALU)。
將控制單元和ALU結合起來,CPU可以處理比簡單的計算器更復雜的程序。CPU內(nèi)部結構:在硬件層面,CPU是一種集成電路,也被稱為芯片。集成電路“集成”了數(shù)百萬或數(shù)十億個微小的電子部件,將它們排列成電路并將它們?nèi)垦b入一個緊湊的盒子中。
其中一些層是物理設備,例如芯片和晶體管,而其中一些層是抽象層,例如邏輯電路和門。不難看出,其實是將看似簡單的設備組合在一起,以創(chuàng)建為復雜設備(如我們的手機、計算機甚至自動駕駛汽車)提供動力的CPU。CPU其實是芯片的一種,但芯片不一定是CPU。
cpu和芯片是同一個概念嗎
cpu和芯片是同一個概念嗎.cpu和芯片不是同一個概念,兩者區(qū)別是:電腦中所有操作都由CPU負責讀取指令,對指令譯碼并執(zhí)行指令的核心部件,而芯片的功能是提供對CPU的類型和主頻、內(nèi)存的類型和最大容量等。
芯片是一種把電路小型化,而cpu是電子計算機的核心配件。芯片和cpu區(qū)別通俗的講就是,如果把中央處理器CPU比喻為整個電腦系統(tǒng)的心臟,那么主板上的芯片組就是整個身體的軀干。
電腦所說的芯片不是CPU..而是南北橋芯片.那么南北橋芯片有很多種.比如:INTEL
VIA
==很多..
計算機芯片不是CPU。
CPU是電子計算機的主要設備之一,電腦中的核心配件。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即控制器、運算器,其中還包括高速緩沖存儲器及實現(xiàn)它們之間聯(lián)系的數(shù)據(jù)、控制的總線。
而計算機芯片是是一種用硅材料制成的薄片,其大小僅有手指甲的一半。一個芯片是由幾百個微電路連接在一起的,體積很小,在芯片上布滿了產(chǎn)生脈沖電流的微電路。
擴展資料:
CPU的分類:
CPU的分類還可以按照指令集的方式將其分為精簡指令集計算機(RISC)和復雜指令集計算機(CISC)。
RISC是基于集成電路進行設計的一種芯片,不過不同的是它對于指令的數(shù)目以及尋址的方式進行了改進,使得實現(xiàn)的更加的容易,
指令的并行的執(zhí)行程度更加的好,并且編譯器的效率也變得越來越高。
而由于早期的集成技術還不夠發(fā)達,因此早期的計算機往往是CISC架構,需要使用較少的機器語言來完成所需要的計算任務。由于人們的需求越來越多,因此將更多的相對復雜指令加入到了指令系統(tǒng)中,這樣能夠使得計算機變得更加的智能化,
同時這使得計算機的處理效率有著很大的提升,這也是RISC形成的原因。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CPU
百度百科—計算機芯片
本文分類:科技
瀏覽次數(shù):767次瀏覽
發(fā)布日期:2023-03-26 09:21:05
本文鏈接:http://www.dgjxsc.cn/net/c713740ac0742aa9160f87e665585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