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出現藍屏故障是很常見的事情,那么你知道電腦重啟后出現藍屏的情況嗎?下面就由我來為你們簡單的介紹一下電腦重啟后出現藍屏的原因及解決方法吧!希望可以幫到你們!
電腦重啟后出現藍屏的原因分析一:
1、電腦超頻過度引起電腦藍屏
我們可以從軟、硬兩方面來解釋藍屏現象產生的原因。從硬件方面來說,超頻過度是導致藍屏的一個主要原因。過度超頻,由于進行了超載運算,造成內部運算過多,使cpu過熱,從而導致系統運算錯誤。
如果既想超頻,又不想出現藍屏,只有做好散熱措施了,換個強力風扇,再加上一些硅膠之類的散熱材料會好許多。
另外,適量超頻或干脆不超頻也是解決的辦法之一。要穩(wěn)定還是要更高的速度就看你自己的抉擇了。不過對于我們多數朋友來說一般都不會進行超頻操作,所以這點對多數朋友不實用。
2、內存條接觸不良或內存損壞導致電腦藍屏
在實際的工作中筆者遇見最多的電腦藍屏現象就是內存條接觸不良(主要是由于電腦內部灰塵太多導致,老電腦常發(fā)生)以及硬盤故障導致的電腦藍屏居多。當然遇到電腦內存條出現故障也會出現電腦藍屏現象。
解決辦法:由于多數是由內存引起的藍屏故障都是由于內部灰塵過多或者接觸不良導致,所以解決辦法也非常的簡單,只需要打開電腦機箱,將內存條拔出,清理下插槽以及搽干凈內存條金手指后再裝回去,一般問題都可以解決。如果問題沒有解決,確定是內存故障,更換內存條即可解決問題。
3、硬盤出現故障導致電腦藍屏
硬盤出現問題也經常會導致電腦藍屏,比如硬盤出現壞道,電腦讀取數據錯誤導致了藍屏現象,因為硬盤和內存一樣,承載一些數據的存取操作,如果存取/讀取系統文件所在的區(qū)域出現壞道,也會造成系統無法正常運行,導致系統崩潰,導致電腦藍屏。
解決辦法:檢測硬盤壞道情況,如果硬盤出現大量壞道,建議備份數據更換硬盤。如果出現壞到比較少,建議備份數據,重新格式化分區(qū)磁盤,懂電腦硬盤的朋友還可以將壞到硬盤區(qū)進行隔離操作。之后再重新安裝系統即可解決問題。
4、安裝的軟件存在不兼導致電腦藍屏
如果電腦開始使用的好好的,某天安裝了某某軟件后不久頻繁出現電腦藍屏故障,這種問題多數出現軟件不兼容的情況,不過這種電腦軟件不兼容的情況一般也很少發(fā)生。
解決辦法:如果確定開始之前電腦用的好好的,安裝某軟件后經常出現電腦藍屏故障,那么可以采用卸載掉后來安裝的軟件試試,若問題解決一般是軟件不兼容導致的電腦藍屏,若問題沒有解決則可能是其他原因導致的電腦藍屏。
電腦重啟后出現藍屏的原因分析二:
導致電腦出現藍屏最為常見的原因是硬件本身或硬件驅動安裝不正確。通常的作法是將新添設的硬件拆下再嘗試使用電腦來判斷問題所在?;蛘咧匦掳惭b一下硬件驅動來嘗試修復藍屏錯誤。
當出現藍屏錯誤時,我們可以嘗試禁用系統加載項來修復。打開“運行”對話框,輸入命令“msconfig”進入系統配置實用程序界面。
切換至“啟動”選項卡,然后禁用部分隨系統啟動程序或全部,最后點擊“確定”按鈕重啟電腦。
藍屏的原因有很多種,包括軟件、硬件間的兼容性問題,或者硬件故障等。
可參考下面的方法進行排查:
1、請您確認每次藍屏的報錯代碼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您可以確認藍屏代碼并通過藍屏代碼進行簡單排查。
2、若是BIOS下使用正常,藍屏出現在系統使用過程中,可進入系統的安全模式運行,看機器是否出現藍屏,判斷是否與加裝的應用程序有關;若安全模式正常那么就可以判斷跟安裝的應用程序有關,可在安全模式下卸載相關應用程序再重新安裝;
3、觀察藍屏發(fā)生的特點,是否固定軟件還是特定游戲,以縮小影響的范圍;若是某單一程序就會出現藍屏,不排除是軟件單一兼容性問題;
若是是玩某一款游戲出現的狀況,需要重新安裝下顯卡驅動以及游戲以及游戲的更新包補丁等再做問題排查。
4、軟件方面都排除了,要考慮下系統方面的情況,資料備份后可考慮系統重新安裝來排除一下系統的因素。只單純安裝系統不安裝其他軟件的情況下,觀察下是否出現藍屏。
5、確認內存規(guī)格,參考手冊中推薦的內存使用以排出是否內存出現兼容性問題
6、若軟件問題已排除,建議到筆記本官方售后檢測硬件。
處理電腦經常出現藍屏問題方法:
點擊打開360安全衛(wèi)士,打開它的界面最下方找到“人工服務”,在輸入框輸入“藍屏”并進行查找。在查找方案后,在輸入框下方即可看到相關的解決方案,點擊后面的“立即修復”即可。
電腦藍屏又叫藍屏死機,是微軟的Windows系列操作系統在無法從一個系統錯誤中恢復過來時,為保護電腦數據文件不被破壞而強制顯示的屏幕圖像。
Windows操作系統的藍屏死機提示已經成為標志性的畫面,大部分是系統崩潰的現象。
本文分類:科技
瀏覽次數:1429次瀏覽
發(fā)布日期:2023-04-25 13:24:07
本文鏈接:http://www.dgjxsc.cn/net/516aa654be0a3438661496971c518f91.html